来源:转载赛柏蓝 | 发表时间:2024-05-13
冰火时代源于“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这是笔者对当前医药行业的看法,用于比喻当前医药企业的困境。
当然,冰火时代依旧机会和风险并存。
01
新医药周期
企业成功要素根本性改变
新医药周期,意味着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环境和成功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而创业者往往是基于某个特定社会历史时期获得成功,若遇上社会发展基础逻辑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时,绝大多数企业家的成功惯性定式难以改变,所以,百年企业很少。
若企业家不研究规律,不把握新趋势;若企业不蝶变,很难在新周期中赢得未来。这其中既包括产业规律,也包括国家战略和全球趋势。
医药行业既往经历过产品短缺红利期、市场营销红利期、医改政策红利期,现在进入到了创新红利期。
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在“保障民生、规范行业、鼓励创新”的政策调控下,在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中观层面(行业政策环境)、微观层面(企业竞争环境)影响下,医药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产业周期——即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一系列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
企业家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洞察行业变化、深入调查研究、抓住事物本质,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在确定中应对不确定,只有在战略、管理、研发、商业化全面、全方位创新,才能赢得新产业周期各阶段的胜利,在面向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02
未来更加不确定,全方位内卷
临床价值为重,少数企业取胜
在新医药周期下,确定与不确定是相对的。确定的是未来更加复杂多变、更加不确定,全方位内卷,产品以临床价值取胜,最终少数优秀企业获胜;不确定的是政策、环境、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机会与风险。
新医药周期将凸显产业分化、企业分层、头部领跑、新禀赋企业异军突起;风口多变、生态多元、分工精细、供需错配,产品迭代、组织进化、合规保障的新局面。
成功将不属于简单的机会主义者,更不属于认知落后的企业。
医药企业亟需明确方向思路,解决对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包括方向、定位、组织、资源、模式等,特别是要论证好关乎路径、成败的业务战略和关于基础支撑的职能战略。
医药企业可以围绕目标实现路径进行部署,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打造,从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再到全面推进卓越运营管理,从而实现高质量、新动能、可持续发展。
新医药周期下,企业既要改革式创新,又要颠覆式创新;既要有机会主义,更要有长期价值主义。
03
新医药周期下的变局与不确定
新医药周期最突出的特征和表现是全方位的“变和不确定”。
第一,企业价值追求转变,从规模、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创新价值、合规价值、效率价值”最大化。
比如,国内外很多药企的收入规模、资产规模与其市值呈现离散发展,礼来、诺和诺德的规模远不及强生、辉瑞,但当前它们的市值远超后二者,这就是资本市场给予的创新溢价——对其未来抱有更大预期;
第二,发展方式转变,从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即“高水平创新、高价值产品、高效率管理”。
比如,笔者发现很多大量堆砌普通仿制药研发项目的企业,其近年发展状况远不及有限精选特色高壁垒仿制药的企业。而大量堆砌同质化靶点跟随式新药研发的创新药企,现状也不及拥有独特技术平台、开发出改良型新药的企业;
第三,发展模式转变,从提质增效,结构调整,转变为产业链升级,在产业链高处获取更高价值。
药企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等方面全面升级。比如,华东医药大品种阿卡波糖遭遇集采销售大幅萎缩后,短短几年立刻通过资本运作与全球合作,布局了近年大热的医美与ADC板块,核心资产都来自全球的领先合作方;
第四,核心能力转变,从补短板转变为突出长板,补齐短板、锻造新板,打造产业内核、技术内核、管理内核。
原来是有短板、没有明显长板的企业也能生存,而在新周期内,只有有足够长板,而且没有明显短板,并具备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胜出。比如近年快速崛起的几家创新药企,百济、信达、康方、和黄等,都是产品及研发有突出长板,自主商业化、合作商业化均能释放产品的价值。
04
医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
发展不确定性加大
当下需求收缩,预期转差,人口老龄化,国家集采,医疗反腐,三医改革快速推进……带来剧烈的产业变革。医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带动整个行业从数量型高增长进入到结构型慢增长阶段甚至增量不增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