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安药业股份荣誉:

2016-5-17成功上市

库尔勒市创新型企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

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全安” 第五届巴州知名商标

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质证书

新疆药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医药大省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定期召开药事会

来源:转载 赛柏蓝    |   发表时间:2023-09-15

近日,业内传出《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对于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作出规范,包括取消用药数量限制,重申基药“1+X”用药模式及“986”配备,明确药事会的召开及国谈药品进院渠道的畅通等。


早在7月21日,广东省卫健委就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图片

《指南》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有略微优化,例如在“药品配备原则”这一规范里增加了对非中选药品的规定,即“对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非中选药品,医疗机构应予以保障,不宜“一刀切”停供非中选药品”等。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统计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广东共有59531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1812家医院,56636家基层医疗机构等,其中,三级医院270家,三甲医疗机构(含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占到159家。


作为医药大省,本次广东省的《指南》或将成为其它地区的重要参考。


01

定期召开药事会,国谈药品“应配尽配”

10类情况将被调出


对于国谈药品,《指南》要求,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三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对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品)做到“应配尽配”。


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召开药事会,但临床优势明显、安全性高、不可替代、患者确有需求的国谈药品,可经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确认后,直接纳入本机构药品目录。


目前,2023年国家医保调整已经有386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已经进入专家评审阶段(8-9月)。新版药品目录预计将在今年11月公布。


接下来,等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广东省三个月内将要召开药事会。


国家医保目录定期调整,但受品规数量、价格、临床用药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少医院无法尽快召开药事会。《指南》对召开药事会的时间提出了要求,有利于打通国谈药品进院“最后一公里”。


进院是药品购销生态的重要一环。药事会对医院药物遴选、是否进院、药品处方集、基本药物供应、药品不良反应的指导等发挥重要作用,文件规定的10类可能面临药品调出的情况之一包含在本医疗机构的药品营销活动中有不良记录的品种。


医药大省广东,反腐力度正不断加大,规范药品进院与加大医院端的违规处罚有利于抑制药品的不合规营销活动。

02

取消用药数量限制

儿药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

在《征求意见稿》的制定说明中,明确指出“放宽医疗机构配备药品限制”。删除了2012年版“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500种,三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200种,二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000种,二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800种,其他医疗机构原则上不超过600种”的要求。


这主要是出于对医疗机构配备药品品种数限制目前无上位法依据,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500种药品的要求是2019年以前国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指标之一,但2020年以后,国家已取消了该评审指标等。


在药品品规中,《指南》规定,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已经提到,对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遴选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时,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


长期以来,在临床用药上,以成人药物和剂型减量用于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情况普遍存在。儿童用药用量不准确,且存在一定浪费现象。一些医院存在儿童临床用药选择性少,进药困难的问题。限制“一品两规”无形中加剧了院内儿童用药的紧张。


根据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调查,截至2019年9月,在我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仅30多家。从品种来看,常规药品中,成人处方药有3600多种,儿童专用药仅有60多种。


儿童用药突破“一品两规”限定,有望缓解医疗机构存在的儿童用药品种少、剂型少等困境。

03
基层、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药数量比例向“986”靠拢
非中选药品仍有机会

在药品配备原则中,《指南》指出,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用药模式,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 90%、80%、60%。


我国基药采取“986”原则,但由于不同地方医生开药、患者用药存在的差异,基药的“986”使用比例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完成得不太理想。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中提到,基本药物主体地位不明显,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45.73%,较2020年下降1.06个百分比。


广东省再次提出“986”的目标,一是严格遵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二是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药提出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带量采购常态化下,非中选药品如何发展同样重要。广东省提出,对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非中选药品,医疗机构应予以保障,不宜“ 一刀切”停供非中选药品。


7月14日,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在赴上海、湖北调研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中指出,要强化集采报量、采购、使用等精细化管理,加强“量”的执行,引导高价非中选产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接下来,对于非中选药品的管理,不管是价格还是挂网规范,都将更加合理。


对于抗菌药的管理,《指南》也有所提及,例如,医疗机构确定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应于遴选或调整后15个工作日内、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应于每半年,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等。


在“国家限抗政策”影响下,抗生素医院市场销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在医院使用考核权重等背景下,抗生素或将面临更严格的管理。